建筑结构加固是提高既有建筑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的重要措施。建筑结构加固的方法多样,根据结构类型、加固目标、现场条件和经济性等因素,选择不同的技术手段。建筑结构加固的常用方法可分为直接加固与间接加固两大类,下面加固之家就给大家介绍一些具体方法及其特点:

1、增大截面加固法
原理:通过增加原构件的截面面积或增配钢筋,提高其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
适用范围:适用于梁、板、柱、墙等构件及一般构筑物的加固,特别是原截面尺寸显著偏小及轴压比明显偏高的构件加固。
优点:有长期的使用经验,施工简单,适应性强。
缺点:湿作业,施工期长,构件尺寸的增大可能影响使用功能和其他构件的受力性能。
2、外包型钢加固法
原理: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表面包裹由型钢和钢板焊成的构架,通过约束原构件达到共同受力的加固方法。
适用范围:适用于梁、柱、桁架、墙及框架节点加固。
优点:受力可靠,能显著改善结构性能,对使用空间影响小。
缺点:施工要求较高,外露钢件应进行防火、防腐处理。
3、粘贴钢板加固法
原理:使用结构胶粘剂将薄钢板粘贴于原构件的混凝土表面,使之形成具有整体性的复合截面,以提高其承载力。
适用范围: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受弯、斜截面受剪、受拉及大偏心受压构件的加固。构件截面内力存在拉压变化时慎用。
优点:施工简便快速,原构件自重增加小,不改变结构外形,不影响建筑使用空间。
缺点:对使用环境的温度有限制,且钢板较薄,需作防锈处理。
4、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
原理:使用结构胶粘剂将纤维复合材(如碳纤维布、碳纤维板等)粘贴于原构件的混凝土表面,使之形成具有整体性的复合截面,以提高其承载力和延性。
适用范围: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受弯、受压及受拉构件的加固。
优点:轻质高强、施工简便、可曲面或转折粘贴,加固后基本不增加原构件重量,不影响结构外形。
缺点:有机胶的耐久性和耐火性问题,以及纤维复合材的有效锚固问题。
5、绕丝加固法
原理:通过缠绕退火钢丝使被加固的受压构件混凝土受到约束作用,从而提高其极限承载力和延性。
适用范围:适用于混凝土柱的抗压强度不足,且柱的截面尺寸不宜增大的情况。
优点:构件加固后增加自重较少、外形尺寸变化不大。
缺点:对矩形截面混凝土构件承载力提高不显著,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6、置换混凝土加固法
原理:剔除原构件低强度或有缺陷区段的混凝土,同时浇筑同品种但强度等级较高的混凝土进行局部增强,使原构件的承载力得到恢复。
适用范围:适用于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偏低或有严重缺陷的梁、柱等承重构件的加固。
优点:结构加固后能恢复原貌,不影响使用空间。
缺点:新旧混凝土的粘结能力较差,剔凿易伤及原构件的混凝土及钢筋,湿作业期长。

1、增设支点加固法
原理:通过增设支承点来减小结构计算跨度,达到减小结构内力及相应提高结构承载力的目的。
适用范围:适用于对使用空间和外观效果要求不高的梁、板、桁架、网架等水平结构构件加固。
优点:受力明确,简便可靠,且易拆卸、复原,具有文物和历史建筑加固要求的可逆性。
缺点:显著影响使用空间,原结构构件存在二次受力的影响。
2、外加预应力加固法
原理:通过施加体外预应力,使原结构、构件的受力得到改善或调整。
适用范围:适用于原构件刚度偏小,改善正常使用性能,提高极限承载能力的梁、板、柱和桁架的加固。
优点:不存在应力滞后的缺陷,原结构杆件内力可相应降低,基本不影响结构使用空间,便于在结构使用期内检测、维护和更换。
缺点:施工工艺较复杂,新增的预应力拉杆、撑杆、缀板以及各种紧固件和锚固件等均应进行可靠的防腐处理。
3、结构体系加固法
原理:针对结构的整体缺陷,用新增一定结构构件(如剪力墙及侧向支撑)或设施(如阻尼器)的办法,来改进与完善原有结构体系或形成较合理的新体系,提高结构整体承载力、刚度和延性。
适用范围:适用于因概念设计不合理、不规范的多、高层建筑及工业厂房建筑结构加固及抗震加固。
优点:能大幅度提高结构整体性和抗震能力。
缺点:新旧结构可能存在差异沉降,新增结构构件可能影响使用功能。
上一篇: 房屋结构加固有什么作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