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筋加固是通过结构胶将钢筋与混凝土构件粘结,实现新增钢筋与原结构协同受力的加固技术,广泛用于构件连接(如墙体与柱连接)、断裂钢筋修复、新增荷载补强等场景。植筋加固是通过在混凝土结构上钻孔、清孔、注胶、植入钢筋并固化,实现新旧结构有效连接的技术,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定位放线: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在需要植筋的混凝土构件上标出钢筋的位置和数量。定位时要避开原结构中的钢筋,避免钻孔时钻断原有钢筋。
2、钻孔:使用冲击钻或电钻进行钻孔,孔径应比植入钢筋的直径大4-10mm,以确保钢筋与混凝土之间有足够的粘结力。钻孔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通常为钢筋直径的15倍(15d)。钻孔时应保持垂直,避免倾斜。
3、清孔:钻孔完成后,孔内会残留大量灰尘和碎渣,必须彻底清理干净,否则会影响植筋胶的粘结效果。清理方法包括:
毛刷清刷:使用不掉毛的毛刷伸入孔底,反复刷动,清除孔壁和孔底的灰尘。
压缩空气吹孔:使用空压机或吹风机,通过塑料管向孔内吹入压缩空气,将孔内的灰尘吹出。
酒精或丙酮擦洗:用脱脂棉蘸取酒精或丙酮,擦洗孔壁,确保孔内无油污和杂质。
4、钢筋处理:植入钢筋前,需对钢筋进行处理:
除锈:使用钢丝刷或砂纸清除钢筋表面的锈蚀,确保钢筋与植筋胶之间有良好的粘结。
清洁:用酒精或丙酮清洗钢筋表面,去除油污和灰尘。
5、注胶:将植筋胶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配制和搅拌,确保胶体均匀。注胶时,应从孔底开始,逐渐向外填充,注胶量一般为孔深的2/3,确保钢筋植入后胶体饱满,但不过多外溢。
6、植入钢筋:将处理好的钢筋缓慢旋转插入孔内,确保钢筋到达孔底。旋转插入有助于排除孔内空气,确保胶体与钢筋和混凝土充分接触。钢筋植入后,应保持钢筋位置正确,避免偏移。
7、固化养护:植筋胶固化需要一定时间,固化期间应避免扰动钢筋。固化时间根据环境温度和植筋胶的类型而定,通常在20℃下需要48小时左右。固化期间,不得对钢筋进行焊接、敲击或施加其他外力。
8、质量检验:植筋完成后,需进行质量检验,包括:
拉拔试验:按照规范要求,对植筋进行现场拉拔试验,检测植筋的锚固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外观检查:检查植筋位置、数量和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孔内胶体是否饱满,钢筋是否垂直。
注意事项:
1、环境要求:植筋施工时,环境温度应不低于15℃,基材表面温度应符合植筋胶的使用要求。避免在雨天或潮湿环境中施工。
2、材料要求:植筋胶应选用合格产品,符合相关规范要求。钢筋应无损伤,表面无裂纹、油污和锈斑。
3、安全防护:施工人员应佩戴安全帽、手套等防护用品,避免植筋胶接触皮肤和眼睛。植筋胶未固化前,个别组分可能对皮肤有刺激性。
4、成品保护:植筋固化期间,应对植筋部位进行保护,避免碰撞或扰动钢筋。
上一篇: 植筋加固技术的优势与应用场景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