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加固改造是针对既有建筑因结构老化、功能不足、设计缺陷或灾害损伤等问题,通过技术手段提升其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的工程活动。下面加固之家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建筑加固改造的主要内容。
1、基础加固
适用场景:地基沉降、土质软化或施工缺陷导致的基础承载力不足。
方法:
注浆加固:通过高压注入水泥浆或化学浆液,填充土体孔隙,提高地基强度。
托换技术:在既有基础下增设桩基或承台,转移荷载至深层稳定土层。
锚杆静压桩:利用锚杆将预制桩压入地基,适用于软土地基加固。
案例:某历史建筑因地基沉降导致墙体开裂,采用树根桩托换技术,成功控制沉降并恢复结构安全。
2、主体结构加固
混凝土结构:
增大截面法:在原构件表面浇筑混凝土层,增加截面尺寸和配筋率。
粘贴碳纤维布:用高强度碳纤维布包裹构件,提升抗拉、抗弯能力。
外包钢加固:在柱或梁外侧焊接型钢,形成复合结构,提高承载力。
钢结构:
焊接补强板:在节点或损伤部位焊接钢板,增强局部刚度。
高强螺栓连接:替换老化螺栓或增设连接件,提高结构整体性。
砌体结构:
钢筋网砂浆面层:在墙体两侧铺设钢筋网并抹水泥砂浆,增强抗剪能力。
增设构造柱:在墙体转角或交接处增设混凝土构造柱,提高稳定性。
3、连接节点加固
梁柱节点:采用钢套箍、化学植筋或碳纤维布包裹,增强节点抗剪性能。
预应力加固:对大跨度梁或桁架施加预应力,减少变形并提高承载力。
1、垂直交通改造
增设电梯或自动扶梯,解决无障碍通行问题。
改造楼梯间,优化踏步尺寸和扶手高度,符合人体工学设计。
2、室内空间重组
拆除非承重墙,打通空间形成开放式布局(如办公区、商铺)。
利用挑高空间增设夹层,扩大使用面积(如LOFT公寓)。
3、外立面更新
更换保温隔热材料,提升建筑能效。
采用玻璃幕墙或金属板材,改善外观并增强自然采光。
1、历史建筑保护
遵循“最小干预”原则,采用传统材料与工艺修复损伤部分。
增设隐形支撑或阻尼器,提升抗震性能同时保持原貌。
2、工业建筑改造
将废弃厂房改为创意园区或商业综合体,需加固大跨度桁架和吊车梁。
增设防爆、防腐蚀涂层,适应新功能需求。
3、地下空间开发
对既有建筑地下室进行拓挖,需采用逆作法或支护结构加固周边土体。
增设防水层和排水系统,防止地下水渗漏。
1、检测与评估:通过钻芯取样、红外热成像等技术,精准定位损伤部位。
2、材料选择:优先使用高强、轻质、耐腐蚀材料(如HPC、FRP)。
3、施工安全:采用无损拆除、静力切割等技术,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合规性:确保改造方案符合当地建筑规范及消防、环保要求。
建筑加固改造需综合考量结构安全、功能需求与经济性,通过科学设计与精细施工,实现既有建筑的“延年益寿”与价值提升。
上一篇: 房屋改造加固如何进行施工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