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作为工业生产核心载体,涉及重型设备、大跨度构件、连续荷载等特殊场景,当出现 “结构损伤、荷载变更、合规不达标”
等情况时,必须及时加固,避免结构失稳影响生产安全。下面加固之家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厂房什么时候需要加固。

当厂房核心构件出现以下损伤,且达到对应标准时,需立即启动加固:
1、混凝土构件(梁 / 柱 / 板):
裂缝:梁底受拉区裂缝宽度≥0.3mm、柱体水平裂缝≥0.2mm,或裂缝贯通构件截面、持续发展(每月扩展≥0.1mm);
破损:混凝土剥落面积≥构件表面积的 10%,或钢筋外露锈蚀(锈蚀深度≥钢筋直径的 5%);
变形:梁挠度>跨度的 1/500、板下沉>跨度的 1/400,或柱体倾斜率≥1%(如柱高 6m,倾斜≥60mm)。
2、钢结构(屋架 / 吊车梁 / 钢柱):
锈蚀:钢材表面锈蚀面积≥30%,或截面削弱≥10%(如原钢板厚度 10mm,锈蚀后≤9mm);
焊缝 / 节点:焊缝开裂、脱焊,或节点松动(如屋架节点螺栓松动、缀板脱落);
变形:吊车梁运行时振动剧烈,或挠度>跨度的 1/600;钢屋架下挠>跨度的 1/400。
3、基础与墙体:
基础:独立基础开裂宽度≥0.5mm,条形基础沉降差>5mm(相邻基础),或厂房整体沉降速率>0.5mm / 月;
砌体墙:承重墙体斜裂、竖裂贯通,或墙体倾斜率≥0.7%,风化剥落深度≥60mm。
厂房改造或生产升级后,荷载增加导致原结构承载力不足,需加固适配:
1、新增重型设备:单台设备重量≥5 吨,或设备集中区域荷载≥10kN/㎡(如新增机床、起重机、压力容器);
2、用途转换:厂房改仓储(密集货架荷载≥5kN/㎡)、改生产车间(新增生产线及配套设备)、加建夹层 / 阁楼(新增楼层荷载);
3、荷载分布变更:拆除承重构件(如隔墙、柱间支撑)、调整生产布局(重型设备移位至非设计承载区域)。

1、使用年限超期:厂房使用年限≥30 年,且未进行过结构性加固,混凝土碳化深度≥钢筋保护层厚度(如保护层 20mm,碳化深度≥20mm);
2、恶劣环境影响:
腐蚀环境:海边(盐雾腐蚀)、化工厂(化学介质侵蚀)导致钢结构锈蚀、混凝土劣化;
极端温度:高温车间(长期温度≥60℃)导致构件变形、材料性能下降;
潮湿环境:地下厂房、多雨地区导致基础浸泡、墙体返潮、钢筋锈蚀加速。
1、抗震标准提升:原厂房抗震设防烈度低于现行规范(如原 6 度设防,现需 7 度 / 8 度),或所在区域抗震设防等级调整;
2、安全规范更新:消防、结构安全等规范修订后,厂房现有结构不满足新要求(如防火间距不足、构件耐火极限不够);
3、审批验收需求:厂房出租、转让、办理不动产登记时,需通过结构安全检测,整改不达标项(如鉴定为 C 级 / D 级危房)。
1、周边工程扰动:厂房周边新建建筑基坑开挖(深度≥5m)、地铁 / 道路施工、桩基施工,导致厂房地基沉降、墙体开裂;
2、地质条件变化:所在区域发生地震、洪水、滑坡等自然灾害后,结构出现损伤;或地下水位大幅变化(上升浸泡基础、下降导致地基沉降)。
1、设备运行时,周边梁 / 柱振动剧烈、异响明显,或地面出现新裂缝;
2、屋面漏水长期未处理,导致基础浸泡、混凝土构件强度下降;
3、多次出现非人为因素的构件损坏(如屋面板脱落、吊车梁变形),说明结构承载力已接近极限。
厂房是否需要加固,核心看 “是否影响结构安全、是否适配当前生产需求、是否符合现行规范”。建议出现以上任意一种情况时,先委托具备 CMA 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出具《厂房安全鉴定报告》,明确损伤程度和加固优先级,再制定针对性加固方案(如粘钢、碳纤维布、扩大截面、基础注浆等),避免盲目施工或拖延导致风险扩大。
上一篇: 老旧厂房加固改造工程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