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植筋加固是一种在混凝土结构中植入钢筋以增强连接与锚固的技术,通过钻孔、清孔、注胶、植筋、固化养护和检测等步骤,实现钢筋与基材的牢固粘接,适用于漏埋钢筋补救、构件补筋、梁柱接长、房屋加层等多种场景。下面加固之家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房屋植筋加固方法。

植筋加固通过在混凝土、墙体岩石等基材上钻孔,注入高强植筋胶,再将钢筋或型材插入孔中。待胶固化后,钢筋与基材形成牢固粘接,实现结构加固补强。植筋胶在混凝土中渗透凝固后,不仅产生摩擦力,还会在混凝土与钢筋之间形成锁键力,确保可靠粘结。
1、漏埋钢筋补救:施工中钢筋未预埋或位置偏离设计时,通过植筋技术修正。
2、构件补筋:增加构件截面尺寸时,植入钢筋增强承载力。
3、梁柱接长:上部结构扩跨、顶升时,对梁、柱进行接长。
4、房屋加层:加层接柱或增设剪力墙时,确保结构稳定性。
5、其他场景:桥梁接合、墙体加固、设备基础固定等。
1、定位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在需加固部位标注钢筋位置,避开原结构钢筋。
钻孔垂直度允许偏差为5°,倾斜度不大于8°(特殊要求除外)。
2、钻孔:
使用冲击钻或电锤钻孔,钻头直径比钢筋直径大4-10mm(通常大5mm左右)。
钻孔深度需满足设计要求(如15d,d为钢筋直径),允许偏差为+20mm、-5mm。
遇到原钢筋时,在不影响强度前提下移开,移开距离过大需协商加筋补强。
3、清孔:
用毛刷和压缩空气清除孔内碎渣、粉尘,来回三遍确保干净。
孔壁用丙酮或酒精清洗,保持干燥无油污。
4、注胶:
选择改性环氧类或改性乙烯基酯类植筋胶,按比例混合均匀。
注胶至孔体积的2/3或80%,避免胶液外流。
5、植筋:
钢筋植入部分用钢丝刷除锈,用酒精或丙酮清洗。
将钢筋缓慢旋转插入孔底,确保胶液均匀分布。
6、固化养护:
固化期间(如1.5小时)禁止扰动钢筋,保持环境干燥。
完全固化后(通常24小时以上)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7、检测:
施工前进行拉拔试验:制作同强度混凝土试件,植入3组钢筋,固化后用测力计检测。
施工后抽检10%植筋进行非破损性拉拔试验,确保粘结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1、混凝土强度:
新增悬挑结构时,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C25。
新增其他结构时,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C20。
锚固部位混凝土不得有局部缺陷,如有需补强或加固。
2、钢筋要求:
使用热轧带肋钢筋(如HRB335、HRB400),不得使用光圆钢筋。
当采用HRB335级钢筋时,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C15;采用HRB400级时,≥C20。
若需采用HPB235级钢筋,直径≤12mm,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C20。
3、植筋胶要求:
必须采用改性环氧类或改性乙烯基酯类胶粘剂,性能符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胶粘剂需有产品合格证,各项技术指标达标。
1、焊接限制:
植筋后一般不允许焊接,如需焊接,焊点距基材混凝土表面应>15d(d为钢筋直径),并用冰水浸渍毛巾包裹植筋根部。
2、天气与干燥:
施工期间天气需良好,避免阴雨天气。
承台等结构需保持干燥,防止水流入影响植筋效果。
3、钢筋处理:
钢筋必须按要求除锈,表面不得有油渍等杂物。
4、安全操作:
施工用电按规程操作,避免违章。
设备及机具按操作规程使用,禁止违章操作。
5、环保要求:
施工材料不得乱扔,防止污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