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布加固通过材料高强度特性、协同受力机制、施工工艺优化三方面提升建筑承载力,下面加固之家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具体原理和实施要点如下:

1、抗拉强度远超钢材
碳纤维布的抗拉强度可达3400-4400MPa,是同等截面钢材的10倍以上。例如,上海辉鱼碳纤维布每平方毫米可承受340公斤重物,相当于用头发丝细度的材料吊起一台冰箱。
2、轻质不增负
碳纤维布每平方米仅重200-300克(约一张A4纸重量),传统混凝土加固会增重15%-30%,而碳纤维布加固后楼板自重仅增加1.2吨,却让承载力提升40%,完美解决“增重-承载力不足”的矛盾。
3、耐腐蚀与耐久性
碳纤维布经过5000小时耐老化测试,在酸碱盐溶液中浸泡30天强度无衰减,-40℃至80℃温差下依然保持韧性。某化工厂反应釜支架用碳纤维布加固后,8年未出现劣化,而同期粘钢加固的支架已锈迹斑斑。
1、形成复合材料体
通过环氧树脂将碳纤维布粘贴于结构表面,使两者协同受力。例如,某跨河大桥主梁出现23条裂缝,承载力下降50%,采用300g/㎡碳纤维布加固后,承载力比设计值提高28%,且扛住台风季强风冲击。
2、受力方式精准设计
受弯构件:碳纤维布沿梁顶面或底面受拉区粘贴,提升抗弯能力。
受剪构件:采用U形箍加纵向压条或封闭箍,增强抗剪性能。
柱构件:沿环向螺旋粘贴并封闭,提升受剪承载力,矩形截面需缠绕至少3圈且搭接长度超200mm。
3、减少二次受力影响
加固前卸除活荷载,降低纤维复合材的滞后应变,使加固后的结构能充分利用碳纤维材料强度。

1、基面处理
凿除装饰层和抹灰层,清除浮尘,修补裂缝(压力灌浆)。
表面找平:凹陷部位用修补胶填平,转角处打磨成半径≥10mm的圆弧。
涂底胶:均匀涂刷界面剂,等待固化后再施工。
2、分层涂胶压贴
按设计尺寸裁剪碳纤维布,配胶后均匀涂刮在底胶上。
沿纤维方向滚压挤出气泡,搭接长度一般为100mm,端部用横向碳纤维布固定。
刮涂面胶:指触干燥后,再涂一层面胶渗入纤维布。
3、质量验收标准
粘结面积:有效黏结面积需≥总粘结面积的95%,单个空鼓面积<10000mm²可通过注射法修复,否则需割除补贴。
胶层厚度:按规范选择最厚和最薄处点位测量验收。
1、历史建筑修复
某90年代居民楼因私拆承重墙导致混凝土柱抗压强度下降37%,采用碳纤维布加固后,检测人员用回弹仪敲击柱体时,空洞声消失,结构安全性恢复。
2、桥梁加固
某跨海大桥引桥原本需封闭交通半年进行传统加固,改用碳纤维布后仅20天完成,通车时桥面裂缝被“治愈”,且不影响建筑原貌。
3、工业厂房改造
某厂房通过“碳纤维布+预应力”组合加固,将楼面荷载从2kN/m²提升至5kN/m²,成本仅为重建的30%,实现“结构性能再造”。
上一篇: 碳纤维布加固施工流程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