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建筑加固改造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的现状、使用需求、安全标准以及经济性。下面加固之家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既有建筑加固改造设计的关键要点和流程:
1、工程概况:
包括建设地点、建造年份、原设计使用功能、采用的规范标准、原结构的超限情况、当前层数、建筑总高度、建筑总面积等。
建筑物使用历史与现状,包括历次维修改造记录、功能变更情况等。
改造前、后结构设计的基本信息,包括结构体系、抗震设防类别、后续工作年限、抗震等级、基础形式、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等。
2、设计依据:
采用的主要标准、法规及图集。
改造加固设计所采用的既有结构构件布置和构造、材料强度及缺陷应与检测鉴定报告或反映结构实际现状的竣工验收资料一致。
涉及的作用或荷载应符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及其他工程建设标准的规定。
1、结构加固内容概述:
包括结构体系变化、抗震加固措施、构件加固方法等。
若既有高层建筑改造导致原有的不规则项数增加、不规则程度加剧,或抗震设防烈度提高,应说明超限界定情况。
2、加固方法选择:
可采用增大截面、外粘纤维复合材、外包型钢、粘贴钢板、置换混凝土等方法。
对于承载力不足的梁可采用碳纤维布(CFRP)粘贴加固,提升抗弯性能;对受损柱可采用外包钢加固法;楼板可采用新增叠合层并铺设钢筋网,增强刚度和抗裂性。
3、节点加固详图及构造要求:
应详细说明节点加固的具体构造和必要的施工细节。
1、结构拆除平面图:
明确标注结构构件的拆除范围、拆除方式、钢筋处理措施及安全要求等内容。
2、结构改造平面图:
包含新增构件、减隔震装置等改造后结构平面布置图。
3、结构新增构件配筋图。
4、结构加固图:
包括基础、墙柱、梁、板等加固部位的加固图纸,并明确加固措施和构造要求。
5、节点加固详图及构造要求:
详细说明节点加固的具体构造和必要的施工细节。
1、主要荷载取值:
应说明新增隔墙材质要求及容重限值,原降板区域填平材料要求及容重限值,同时建议提供荷载平面布置图。
2、定期检查要求:
对使用胶粘方法或掺有聚合物材料加固的结构、构件,应定期检查其工作状态,第一次检查时间不应迟于10年。
3、检测、监测要求:
包括主要结构材料性能指标(如结构胶安全性能、植筋/锚栓拉拔检测值等);加层、插层或扩建以及涉及荷载较大变化改造的沉降观测要求。
以某多层住宅楼抗震加固与节能改造为例,通过合理的加固设计,采用碳纤维加固、钢结构支撑等技术手段,增强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同时开展建筑节能改造,如更换节能门窗、加装外墙保温材料等,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
既有建筑加固改造设计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确保设计的科学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为建筑的长期安全使用提供保障。
上一篇: 房屋加固改造的关键部位及方法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