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是楼房抗侧力(地震、风荷载)和竖向承重的关键,常见问题为砌体墙抗剪不足、混凝土剪力墙开裂,需针对性加固补强。
1. 双面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砌体墙首选)
原理:在砌体墙两侧绑扎 Φ6@200×200 钢筋网,抹 30-50mm 厚 M10 水泥砂浆(掺聚丙烯纤维),钢筋网通过植筋与墙体、楼板连接,形成 “钢筋网 - 砂浆 - 墙体” 复合体系,提升抗剪承载力(可提升 40%-60%)和整体性。
适用场景:老旧砌体楼房(无圈梁构造柱)、墙体出现斜向裂缝(抗剪不足)、抗震性能不达标(如 6 度区未设构造柱)。
关键要点:钢筋网与墙体间隙≤5mm,砂浆分层抹灰(每层厚 15-20mm),养护 7 天确保强度。

2. 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剪力墙 / 砌体墙通用)
原理:用环氧结构胶将高强度碳纤维布(抗拉强度是钢筋 7-10 倍)粘贴在墙体受剪区(如剪力墙洞口周边、砌体墙裂缝两侧),利用碳纤维布的抗拉性能约束墙体变形,增强抗剪能力。
适用场景:墙体空间有限(需轻量化加固)、混凝土剪力墙开裂、砌体墙局部抗剪薄弱。
关键要点:墙体表面打磨除浮浆,胶层厚度控制在 2-3mm,粘贴后用刮板赶平,避免空鼓(空鼓率≤5%)。

3. 增设圈梁与构造柱(砌体楼房整体加固)
原理:在每层楼板处增设闭合圈梁(与墙体植筋连接),在墙角、楼梯间、洞口两侧增设构造柱(纵筋 Φ14、箍筋 Φ6@200),形成 “圈梁 - 构造柱 - 墙体” 空间受力体系,减少墙体独立破坏风险,提升抗震整体性。
适用场景:建于 2000 年前的砌体楼房(无圈梁构造柱)、抗震设防烈度 6 度及以上地区的老旧楼房。
关键要点:构造柱与圈梁需整体浇筑,纵筋锚固入上下楼板≥15d,确保节点可靠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