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布加固技术虽能有效提升结构承载力,但在施工过程中易因操作不当或材料问题引发多种缺陷,需针对性采取预防和处理措施。下面加固之家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碳纤维布加固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空鼓:
原因:粘贴前对混凝土打磨不平整、刷碳纤维胶时厚薄不一、粘贴碳布时刮板或滚筒来回随意刮压、碳布粘贴完成后面胶涂刷不均匀、碳纤维布的质量问题(如太硬、织造不紧密)等。
预防方法:选择有品质保障的产品,进场时检查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采用结构修补胶对较大孔洞、凹面、露筋等缺陷进行修补;对构件的棱角打磨成圆弧半径不小于25mm的圆角;用刮板或滚筒在碳布沿纤维表面沿同一方向涂刮、滚压。
处理方法:锤击法确认总有效粘贴面积不应小于总粘贴面积95%,单个空鼓面积小的采用注胶修复,大面积空鼓应切除重新粘贴,搭接长度参考规范。
2、翘边:
原因:粘贴基面(混凝土等)处理平整度不够。
预防方法:按图纸定位放线,将基面实际打磨面积略大于碳布粘贴面积(各边增加2cm左右);胶层涂抹时同样略大于碳布粘贴面积;使用刮板刮压的过程中避免漏刮。
处理方法:翘边位置重新补胶粘贴。
碳纤维布与混凝土粘结强度差:
原因:加固没按正常施工程序使用底胶、找平胶和结构胶,操作遗漏步骤;混凝土表面打磨、清洁处理不当;混凝土表面潮湿或空气中湿度大;粘结所用的碳纤维胶性能不达标。
预防方法:遵照材料使用及施工操作流程,规范操作人员施工技能;先进行基面修补、找平再打磨,表面灰尘应吹净并用丙酮擦拭干净;遵守有关规范,避免在高湿恶劣气候条件下施工,进行通风及处理,施工前应打开门窗通风,尽量减少湿度和温差,避免同时进行施工构件附近的大面积湿作业,粘贴碳纤维材料部位的混凝土应保持干燥;施工前询问厂家胶水的调配比例,严格按指导比例调配胶水。
处理方法:碳胶按比例调配,并在一定时间段内使用完毕,原则是单次少调,多次调配。
1、胶体太稠,不好施工:
原因:低温施工时,环氧树脂对温度敏感,胶体变稠属正常现象。
预防方法:在施工前,用水浴加热对胶体进行加热处理。
2、加固后的碳纤维布表面无法进行抹灰操作或水泥砂浆层易脱落:
原因:表面抹灰所用水泥砂浆粘结力差;碳布表面没有进行粘砂糙化操作。
预防方法:选用粘结力强的水泥砂浆,砂浆进场进行检查;在碳纤维布外表面于浸渍胶固化前喷撒适量洁净、干燥的粗黄砂。
1、材料质量不达标:
问题:碳纤维布或建筑结构胶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
防治:施工前安排专业技术人员熟悉设计图纸及相关加固施工规范,提出材料计划并审核,选择技术成熟、信誉好的厂家采购;材料进场时进行复试,质量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时方可使用;施工过程中采取保护措施,避免材料受污染或破坏。
2、施工管理不规范:
问题:施工操作不规范,如胶水涂布不均匀、碳纤维布未贴合紧密等。
防治: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熟悉掌握建筑结构胶的使用方法及碳纤维布粘贴施工方法;大面积粘贴施工前进行现场粘贴试验,试验结果合格且施工人员掌握施工方法后再进行大面积施工;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施工,确保碳纤维布与基材之间的紧密粘结。
上一篇: 碳纤维布加固可以贴几层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