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子包钢加固是一种通过在混凝土柱表面包裹钢材(通常为钢板或角钢),并借助结构胶或灌注砂浆实现两者协同受力,从而提高柱子承载能力、稳定性和延性的加固技术。该方法适用于混凝土柱因强度不足、配筋不够或结构损伤导致的承载力下降,尤其在不允许显著增大柱截面尺寸的场景中应用广泛。
利用钢材(钢板、角钢)的高抗拉、抗压性能,与原混凝土柱形成 “组合截面”,使钢材与混凝土共同承担荷载。结构胶或灌注砂浆则起到粘结作用,确保钢材与混凝土之间力的有效传递,避免两者发生相对滑移,充分发挥协同受力效果。
1、基层处理
清除柱表面的抹灰层、浮浆、油污等杂物,直至露出坚实的混凝土基层。
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处理(或用角磨机打磨),增加与结构胶的粘结面积;若柱体存在裂缝,需先采用压力注浆法修补。
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晾干,确保基层干燥、平整。
2、钢材加工与安装
根据设计要求切割钢板或角钢(常用 Q235 钢),并进行除锈、打磨处理,钢板边缘需做圆角处理(避免应力集中)。
对于方形柱,通常采用 “角钢 + 缀板” 组合(角钢沿柱角布置,缀板横向连接角钢形成骨架);圆形柱则采用弧形钢板包裹。
用膨胀螺栓或化学锚栓将钢材临时固定在柱体表面,确保钢材与柱体间隙均匀(通常预留 2-5mm,用于灌注结构胶)。
3、灌注粘结材料
若采用干式包钢(钢板与柱体紧密贴合),直接在钢板与混凝土之间涂抹结构胶(如环氧树脂胶),并用夹具加压固定,确保胶层饱满无气泡。
若采用湿式包钢(钢板与柱体有间隙),则通过预留注浆孔灌注无收缩水泥浆或改性环氧树脂砂浆,直至填满所有缝隙,待材料固化后形成整体。
4、养护与验收
粘结材料固化期间(通常 24-72 小时,具体根据材料特性而定),避免柱体受力或震动。
固化后拆除临时夹具,检查钢材与柱体的粘结质量(可通过敲击听声判断是否空鼓),必要时进行承载力验算或现场荷载测试。
1、优势:
加固后柱截面尺寸增加小,对建筑空间影响小;
施工周期短,无需大型机械,对现场干扰小;
承载力提升显著,可同时提高柱的抗压、抗剪和抗震性能。
2、适用场景:
混凝土柱承载力不足(如设计失误、使用荷载增加);
柱体出现裂缝、碳化、钢筋锈蚀等损伤;
需提高柱子延性以增强结构抗震能力的情况。
1、钢材与混凝土的粘结质量是关键,需确保结构胶或注浆材料符合强度标准(如抗压强度≥30MPa,粘结强度≥3MPa)。
2、钢材安装需保证垂直度和位置准确,避免因偏心导致附加应力。
3、对于露天或潮湿环境中的柱子,需对钢材进行防腐处理(如涂刷防锈漆),延长使用寿命。
柱子包钢加固凭借高效、经济、对空间影响小等特点,成为建筑结构加固中提升柱体性能的重要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厂房、民用建筑及老旧结构的改造工程中。
上一篇: 5mm粘钢加固多少一平方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