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底粘钢加固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加固方法,通过在梁底粘贴钢板,利用钢板的高强度来提高梁的承载能力和抗弯性能。下面加固之家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梁底粘钢加固的相关内容:
梁在承受荷载时,梁底主要承受拉应力。粘钢加固就是将具有较高抗拉强度的钢板,用结构胶牢固地粘贴在梁底受拉部位,使钢板与梁体形成一个整体,共同承受荷载。这样,钢板可以分担梁在受荷过程中产生的拉应力,弥补梁自身承载能力的不足,限制梁的变形和裂缝发展,从而提高梁的承载能力和抗弯性能。
适用于承受静力作用且处于正常湿度环境下的受弯、受拉构件加固。比如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因设计荷载增加、使用功能改变、混凝土强度不足、钢筋配置缺陷等导致承载能力不满足要求的梁;桥梁结构中出现病害或需要提高承载能力等级的梁等。
钢板:一般选用 Q235 或 Q345 等钢材,钢板的厚度通常根据加固设计计算确定,常用厚度为 3 - 8mm。钢板应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表面平整度,无裂缝、锈蚀等缺陷。
结构胶:结构胶是实现钢板与梁体有效粘结的关键材料,应具备高强度、良好的粘结性能、耐老化、耐环境介质作用等特点。结构胶的粘结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且在使用前需进行现场拉拔试验,检验其粘结性能是否合格。
1、施工准备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采购合格的钢板、结构胶等材料,并对材料进行检验和复试,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工具准备:准备好切割钢板的等离子切割机、电焊机、打磨机、高压吹风机、注胶枪等施工工具,并确保工具性能良好、能正常使用。
现场准备:清理施工现场,搭建好施工操作平台,确保施工安全和操作空间。对梁底表面进行清理,去除灰尘、油污、疏松层等杂质,露出坚实的混凝土基层。
2、梁底表面处理
用角磨机对梁底混凝土表面进行打磨,打磨方向应与钢板受力方向垂直,打磨粗糙度以露出骨料为宜,打磨宽度应大于钢板宽度 50mm 左右。
打磨完成后,用高压吹风机将梁底表面的灰尘吹净,确保表面清洁干燥。
3、钢板制备
根据设计尺寸,使用等离子切割机或剪板机对钢板进行切割下料,确保钢板尺寸准确。
对切割后的钢板边缘进行打磨处理,去除毛刺和氧化铁等杂质,使钢板表面平整光滑。
在钢板上按照设计要求钻孔,以便于粘贴时排气和固定钢板。
4、结构胶配制
按照结构胶产品说明书的比例,准确称量 A、B 两组分,并在干净的容器中进行搅拌。搅拌应均匀,确保两组分充分混合。
配制好的结构胶应在规定的适用期内使用,避免因放置时间过长导致胶液固化而无法使用。
5、钢板粘贴
在梁底混凝土表面和钢板粘贴面均匀涂抹一层结构胶,胶层厚度应控制在 2 - 3mm 左右。涂抹时应注意避免出现漏涂、气泡等现象。
将钢板迅速粘贴到梁底预定位置,并用夹具或螺栓等固定装置将钢板固定牢固,使钢板与梁底混凝土紧密贴合。在固定过程中,要注意调整钢板位置,确保钢板与梁底对齐,且钢板与混凝土之间无间隙。
用橡胶锤轻轻敲击钢板,从一端向另一端推进,排出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空气,使结构胶充分填充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缝隙。
6、固化养护
钢板粘贴完成后,结构胶需要一定时间进行固化。在固化期间,应保持环境温度和湿度符合结构胶产品要求,一般常温下固化时间不少于 24 小时。
固化过程中,严禁对钢板进行扰动,以免影响粘结效果。
7、质量检验与验收
外观检查:检查钢板粘贴位置是否准确,钢板表面是否平整,有无翘曲、空鼓等现象。
粘结强度检测:采用现场拉拔试验检测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抽检数量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如每 100m² 至少抽取一处进行检测。当拉拔试验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进行补粘或采取其他加固措施。
最终验收:在外观检查和粘结强度检测均合格后,进行最终验收。验收内容包括加固施工是否符合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要求,各项资料是否齐全等。
上一篇: 粘钢加固和包钢加固哪个好?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