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结构加固施工需要根据厂房的实际情况、结构类型、损伤程度以及加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并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操作。下面加固之家一些常见的厂房结构加固方法及施工要点:
增大截面加固法是在原构件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混凝土和钢筋,扩大构件的截面面积,从而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和刚度。
施工流程:
1、界面处理:对原构件表面进行处理,剔除疏松部分,将混凝土表面凿毛,露出坚实骨料,并用钢丝刷清除粉屑,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保持湿润但无积水。
2、钢筋工程:按照设计要求制作和安装新增钢筋,新增钢筋与原构件钢筋的连接要符合规范要求,可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等方式。
3、模板工程:支设模板,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混凝土浇筑时的侧压力和施工荷载。模板与原构件表面应保持一定距离,以保证新增混凝土的厚度。
4、混凝土浇筑:采用比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进行浇筑。浇筑时要分层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等缺陷。在混凝土初凝后,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规定天数。
外包钢加固法分为干式和湿式两种。干式外包钢是在构件四周包型钢,通过缀板连接形成整体;湿式外包钢是在型钢与原构件之间填充乳胶水泥浆或环氧树脂等粘结材料,使两者更好地协同受力。
施工流程(以湿式外包钢为例):
1、表面处理:对原构件表面和型钢表面进行处理,原构件表面需打磨平整,去除油污、浮浆等杂质;型钢表面要除锈、打磨,露出金属光泽。
2、型钢安装:将加工好的型钢按设计要求就位,用卡具临时固定,确保型钢与原构件贴合紧密。
3、粘结材料灌注:在型钢与原构件之间预留一定间隙,通过压力灌注粘结材料,灌注过程中要注意排出空气,确保粘结材料充满整个间隙。
4、检查与养护:灌注完成后,检查型钢与原构件的粘结情况,如有缺陷及时处理。在粘结材料固化期间,要做好养护工作,避免扰动。
粘钢加固法是利用结构胶将钢板粘贴在混凝土构件表面,使钢板与原构件共同受力,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
施工流程:
1、构件表面处理:对混凝土构件粘贴钢板部位进行打磨处理,去除表面浮浆和油污,露出坚实基层,打磨粗糙度要符合要求。
2、钢板加工与处理:根据设计要求对钢板进行切割、钻孔等加工,然后对钢板表面进行除锈和打磨处理,使其呈现金属光泽。
3、结构胶配制:按照结构胶的使用说明书,准确称量甲、乙两组分,在洁净容器中充分搅拌均匀,配制好的结构胶要在规定时间内用完。
4、钢板粘贴:在构件表面和钢板表面均匀涂抹一层结构胶,厚度要符合要求。将钢板迅速粘贴到预定位置,用夹具或支撑固定,挤出多余的结构胶,确保钢板与构件表面紧密贴合。
5、固化养护:在结构胶固化期间,保持环境温度和湿度符合要求,避免扰动钢板。待结构胶完全固化后,拆除夹具和支撑。
碳纤维加固法是将碳纤维布用专用结构胶粘贴在结构构件表面,提高构件的抗弯、抗剪能力和抗震性能。
施工流程:
1、表面处理:清除构件表面的灰尘、油污等杂质,对混凝土表面的缺陷进行修补找平,然后用砂纸对表面进行打磨,使表面平整。
2、底层树脂涂抹:将底层树脂均匀涂抹在构件表面,厚度符合产品要求,待其固化。
3、碳纤维布裁剪与粘贴:根据设计要求裁剪碳纤维布,在已固化的底层树脂表面涂抹浸渍树脂,然后将碳纤维布迅速粘贴到构件表面,用滚筒沿纤维方向反复滚压,排除气泡,使碳纤维布充分浸透浸渍树脂。多层粘贴时,重复上述步骤,且每层之间的间隔时间要符合要求。
4、表面防护:在碳纤维布表面涂抹一层防护树脂,以保护碳纤维布不受外界环境的侵蚀。
预应力加固法是通过对结构构件施加预应力,改善结构的受力状态,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
施工流程:
1、方案设计与准备:根据厂房结构特点和加固要求,设计预应力加固方案,准备好预应力筋、锚具、张拉设备等材料和设备。
2、预应力筋布置:按照设计要求在构件上预留孔道或安装预应力筋的固定装置,将预应力筋穿入孔道或安装到位。
3、张拉施工:采用张拉设备对预应力筋进行张拉,张拉过程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控制张拉力和伸长值,确保预应力施加准确。
4、锚固与封锚:张拉完成后,对预应力筋进行锚固,然后对锚具进行封锚处理,防止锚具和预应力筋锈蚀。